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重金属Cd在文蛤体内的富集和消除规律及其食用安全性.[方法]将文蛤在Cd2+浓度为0、0.01、0.10、1.00、2.00mg/L试验海水中染毒.[结果]文蛤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Cd2+浓度的增加,Cd在文蛤体内的富集量也相应增加.[结论]文蛤内脏团中Cd的富集和代谢能力均大于闭壳肌,说明食用闭壳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2.
广西地区文蛤花纹的蛋白质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广西地区不同花纹文蛤外套膜的蛋白质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广西地区不同花纹文蛤外套膜的蛋白质图谱中多数条带相同,不同花纹文蛤间少数蛋白质的含量和种类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文蛤花纹不同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33.
文蛤生物体及内脏中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鉴定文蛤体内弧菌的类型及致病性强度,并筛选治疗这些病原菌的最佳药物。[方法]用TCBS培养基从文蛤生物体内分离出12株弧菌,对其进行致病性试验,对致病性较强的3株弧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该3株菌分别为河流弧菌H04(Vibrio fluvialis),H06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H11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其对环丙沙星、先锋赛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先锋霉素V有耐药性,临床上可以首选环丙沙星、先锋赛作为治疗这些病原菌的药物,其次是头孢曲松、氟哌酸、丁胺卡那、四环素、庆大霉素等。[结论]结果为文蛤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牙鲆和贝类混养池塘中氮、磷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不同混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文蛤Meretrix meretrix)模式下的氮、磷收支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饵料是池塘氮、磷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氮总输入的71.6%~87.1%和磷总输入的67.0%~79.3%;由海水带入的氮和磷占氦、磷总输入的10.9%~14.6%和17.0%~20.2%;在氮、磷支出中,收获的养殖生物分别占氮、磷总输入的20.4%~34.1%和15.5%~24.8%,沉积物为氮、磷支出的主要途径,各占氮、磷总输入的69.6%~73.4%和86.7%~93.5%;3种模式下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9.8%~31.1%和5.6%~24.3%。本试验中的最佳养殖模式为牙鲆(小规格鱼)-缢蛏(小规格,高密度),该混养模式产量高,对氮、磷的利用率高,污水排放少。  相似文献   
35.
文蛤精养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网围养殖区内的低潮区和中潮区,各设6个试验小区,进行不同苗种规格、放养密度的对比试验。试养面积60亩,两年养成收获,总产量148934kg,总产值191万元,纯益164万元。试验发现,低潮区文蛤生长和成活率好于中潮区,布苗密度低者文蛤生长较好,适宜放养密度113~163粒/m2。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6.
温度和规格对文蛤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规格对文蛤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15~30℃)内,文蛤的耗氧率(O)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0℃左右达到最高值,之后随温度的升高O值开始下降。在15—35℃条件下,文蛤的耗氧率(O)与文蛤软体部干重(W)呈负相关幂指数关系。文蛤的耗氧率与温度、文蛤软体部干重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为:O=1.3556 0.0433T-0.2381W,复相关系数r=0.7882(r>r0.01=0.732),F检验表明,回归方程相关性(P<0.01)极显著。  相似文献   
37.
通过不同苗种规格、养殖密度等试验,确定了文蛤滩涂大规模养殖技术和保护性合理采捕技术,形成了滩涂潮间带文蛤高产养殖模式集成技术。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38.
不同花纹文蛤外套膜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文蛤外套膜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文蛤外套膜由边缘膜、边缘膜突起及中央膜组成.从横切面观察,则由内、外表皮和结缔组织及肌纤维组成.有花纹文蛤个体的外套膜外表皮细胞中有大量的色素颗粒,但颗粒分布不均匀,游离端较多,基部区域相对少.色素颗粒呈圆球形,大小不一,其电子密度很高但不均...  相似文献   
39.
江苏启东文蛤大面积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启东文蛤发病地区的养殖海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并对感染文蛤做了细菌分离和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结果表明,此次文蛤大面积死亡非化学污染和细菌感染所致;发病文蛤外套膜电镜超薄切片中发现了病毒包涵体和散在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60~80 nm,无囊膜.其他感染组织也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如核固缩、线粒体溶解、微绒毛脱落、细胞器空泡化.  相似文献   
40.
文蛤养殖环境底质硫化物和水体COD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蛤密度为主要生态因子进行室内实验,研究硫化物和COD的变化特点及其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文蛤密度梯度设置为:0粒/m2、50粒/m2、100粒/m2、200粒/m2、400粒/m2、800粒/m2,分别设定为:对照组、1组、2组、3组、4组、5组。结果表明:随文蛤密度加大,硫化物量值和COD量值产生幅度加大,溶解氧的消耗急剧增加,水质的恶化愈提前,这表明文蛤密度是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硫化物量值和COD量值变化的波动性亦随文蛤密度的加大而加大。各实验组中,硫化物量值和COD量值具显著正相关,硫化物量值变化与COD量值变化相匹配,并且硫化物高值与COD高值的出现基本吻合,并稍微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